中国饲料网 - 饲料行业门户网站 !

商业资讯: 国内新闻 | 国际新闻 | 财经新闻 | 企业新闻 | 行业评论 | 饲料行情 | 人物

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商业资讯 > 国内新闻 > “特色产业拓富路”
L.biz | 商业搜索

“特色产业拓富路”

信息来源:china-3.com   时间: 2013-08-23  浏览次数:315

      初秋时节,行走在美丽的汭水大地,一座座塑料大棚内,各类蔬菜绿意盎然;乡村水泥路边,鳞次栉比的养殖小区拔地而起;果产业示范基地上,到处是果农们采摘果实的身影……这是甘肃省平凉市崇信县大力发展牛、果、菜特色主导产业,奏响的一曲强农富民的新乐章。

  调整结构 特色种植产业初具规模

  崇信是典型的山区县,光照充足,空气清新,土壤富含硒、锌、磷等矿物质,宜于发展区域性特色农业。

  如何变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让产业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崇信县委、县政府一直在探索和实践。“按照‘川区蔬菜、塬区苹果、全县养牛’的产业布局,建成12万头肉牛养殖基地、10万亩标准化果品基地和7万亩优质无公害蔬菜基地,农业增加值达到4.1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761元以上,努力赶超全省平均水平!”在“十二五”农业奋斗目标中,该县领导班子明确提出新一轮农业结构调整的主攻方向。

  根据这一思路,该县因势利导,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通过建基地、抓示范,全力推动牛、果、菜特色农业发展。

  在推动农业结构调整中,崇信县采取一个产业、一个县级领导、一套班子、一个规划、一个政策、一抓到底的办法,促进工作措施落实。县上四大班子领导深入田间地头访农户、问农情,广泛开展调研,协调解决农业生产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各涉农部门负责人带领技术人员进驻示范区、产业基地及专业村,为农户提供及时周到的服务……

  心血与汗水的浇灌,带来了特色农业的快速发展壮大。目前,崇信形成以肉牛、苹果、蔬菜为主的区域性种植主导产业,开发规模分别达10万头、10万亩和5万亩的产业基地。牛、果、菜特色种植业产值年均过2亿元,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29.2%。特色种植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由量的扩张向质的提高转变,成为引领全县农业快速发展、农民增收致富的“排头兵”。

  政策引导 特色农业产业亮点纷呈

  说到当初推广日光温室蔬菜种植的日子,乡上驻村干部深有感触,当时农民冷嘲热讽“我们祖祖辈辈种粮食,现在要种菜,你们胡弄啥呢!”

  怎么办?村干部深入农户,讲优惠政策,讲优势条件,讲市场潜力。一次次解释,一次次劝说,农民们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开始建棚。县上趁热打铁,给建棚的农民提供了钢材支架、塑料薄膜等材料,帮助联系贷款、种子,为每座大棚补助建设资金……看到种菜的乡邻们赚了钱,原来不愿种菜的农民眼热了、心动了。就这样,一座座温室大棚在汭河、黑河岸边建了起来。

  “我们镇蔬菜产业规模化、设施化发展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突破。现在发动群众种菜容易多了,好多群众看到了邻村群众种菜发了家,主动联系乡上发展大棚蔬菜。”锦屏镇党委书记朱武奎说。

  据了解,崇信县今年新建日光温室100亩、蔬菜大棚2100亩,培育千亩蔬菜示范基地2处,全县蔬菜种植面积保持在6万亩以上。

  在肉牛和苹果产业的发展上,崇信县也取得了可喜成绩。

  来到黄寨乡恒盛养殖小区,22栋蓝色屋顶的牛棚格外抢眼。牛棚里,50多头“西门答尔”等优质品种肉牛膘肥体壮。黄寨乡养殖大户张银劳一脸的乐呵。张银劳告诉记者:“我现在养的50多头牛都用青贮的玉米秸秆饲料喂养,牛爱吃。一头牛出栏能净挣2000多块钱,50多头就能挣个十来万!我还响应政府的号召,在塬地里种了3亩苹果树,明年挂果,到时候又能多收入几万元呢。”

  新窑镇戚家川村村民李明玉也建起了大棚,喂养了10头牛,还种了3亩苹果园。虽然规模不大,但经营得很红火。李明玉老人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种粮一年到头赚不了几个钱,遇到旱灾年还要亏本。养牛务果就划算多了,1亩挂果的苹果去年就净赚6000多元,出栏3头牛卖了2.5万元。“既养牛又务果,收就是‘双保险’。”老人笑着说。

  2013年上半年,崇信县开工建设肉牛养殖小区6个,完成果园综合管理6万亩,建成标准化示范园3万亩,农民人均在牛果菜产业上纯现金收入超过2000元,增长18.6%。

  改善条件 夯实特色农业发展基础

  “在牛果菜产业发展上,近3年来我们每年投入过千万支持特色产业发展,今年扶助的资金达到2千万元,县上发展特色产业的决心可以说是‘咬定青山不放松’。”崇信县农办主任樊彦君这样说。

  吃水问题是广大群众最关心的问题。“从前用水要到几里路远的沟底去驮,现在自来水一直通到院子,用起来真方便!”黄寨乡农民岳发贵打开水龙头,看着哗哗流淌的自来水,掩饰不住内心的高兴。这是崇信县实施村村通自来水工程给广大群众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为了解决广大农民的吃水困难,县上加大投资力度,突出人畜饮水和小型水利工程建设,建成了杜家沟、左营沟等8处跨流域集中供水工程,将300多公里的管线铺设到了用水困难的村头,把甘甜的自来水引到了家家户户的院落。

  行路难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又一老大难问题,为了破解这一难题,县上将通村油路确定为政府为民措办的“十件实事”之一,大力实施农村公路通油工程,并按照“项目支撑、财政补助、社会赞助、群众投劳”的原则,实施了通村油路工程,公交车随之也通到了各村,大大方便了农村群众的出行。

  截至目前,全县油路通村率和自来水通村率均达到100%,沼气入户率达到50%,梯田化水平和森林覆盖率分别达到80%和34.1%。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饲料网证实,仅供您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