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饲料网 - 饲料行业门户网站 !

商业资讯: 国内新闻 | 国际新闻 | 财经新闻 | 企业新闻 | 行业评论 | 饲料行情 | 人物

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商业资讯 > 国内新闻 > 2013巨型蜗牛入侵广西引关注 专家建议当饲料喂鸡鸭
M.biz | 商业搜索

2013巨型蜗牛入侵广西引关注 专家建议当饲料喂鸡鸭

信息来源:china-3.com   时间: 2013-09-26  浏览次数:271

      昨日清晨,赶到沙井中学,和梁老师一起到菜园徒手捕捉非洲大蜗牛。发现,这些正在啃吃蔬菜的非洲大蜗牛个头大小不一,大的像鸡蛋,小的如同成人的拇指。由于菜园里非洲大蜗牛太多,和梁老师只得捉大弃小。大约20分钟后,就捉了大半水桶,足有五六公斤重。

  随着太阳渐渐升高,饱餐了一夜的非洲大蜗牛纷纷“收工”了。有意放走几只,然后观察它们白天躲藏在哪里。最终发现,有的蠕动着钻入草丛深出,有的则消失在田埂石头缝中。据梁老师介绍,这些非洲大蜗牛喜潮怕光,白天根本看不到它们的影子,只要天刚一黑,就纷纷爬出来祸害农作物。菜园里种植的绿豆、千里香、小白菜是非洲大蜗牛比较爱吃,夜间每平方米大约有10多只非洲大蜗牛。而红薯叶、韭菜则相对少些。

  把捉来的大半桶非洲大蜗牛提到公路旁,只见它们一个个用软组织紧紧吸附在水桶壁上,脑袋缩进壳内一动也不动。拿出其中一只放在水泥地上,然后在地面上洒上水,非洲大蜗牛这才探出脑袋,用触角“东张西望”。

  喷洒农药

  效果明显 却不能彻底灭杀

  与梁老师菜园毗邻的一块菜地种的是小白菜,比起梁老师光秃秃的菜园,这块菜地长势还算不错,尽管菜叶上也被咬出密密麻麻的孔。为什么非洲大蜗牛只啃咬梁老师种的菜呢?

  正当迷惑不解时,这块菜地的主人郭女士,挑着两只水桶前来灌溉蔬菜。望着被啃咬的蔬菜,郭女士感到很心疼。她说,自己种的这些菜平均每周喷洒一次农药,如果不是这样,这些小白菜恐怕也像梁老师种的那样,看不到一丝绿色了。“我在这里种了10多年菜,这种蜗牛每年一到这个季节,在菜地里会偶然发现,但从来没有今年这么多,个头也没见过长这么大的。”

  据梁老师反映,不仅学校门外马路对面的菜园有,距离学校数百米外的菜园,种菜的一位市民称发现不少这种大蜗牛。于是,当地菜农纷纷用农药进行灭杀,虽然非洲大蜗牛明显减少了,但是不能彻底灭杀,每天早晨还是或多或少地在菜园中出没。

  随即找到校园东侧这片菜园,当时太阳才刚刚升起,可以看到菜叶上仍有不少正在啃吃茎叶的非洲大蜗牛。梁女士随手翻起贴在地面的一片草皮,下面潮湿的地面上,赫然出现几只已经隐匿起来的非洲大蜗牛。

  合理利用

  专家表示 可用来喂养鸡鸭

  上午10时,广西本地两家电视台的同行,以及广西农科院的3位博士、1位研究员,南宁市江南区委宣传部、水产畜牧兽医局的相关专家、工作人员陆续赶来,对沙井中学周边蔬菜遭遇非洲大蜗牛的情况进行调研。

  专家从水桶中随手拿出一只中等个头的非洲大蜗牛,在地面上洒水诱使它伸出脑袋爬行。经测量,这只蜗牛体长15厘米,背上的硬壳长8厘米。

  广西农科院和水产畜牧兽医部门的专家、工作人员,分别在沙井中学周边的菜园进行了调查走访,详细记录了非洲大蜗牛的生活环境以及蔬菜受损情况。广西农科院一位姓覃的研究员表示,早在几年前非洲大蜗牛就已经在南宁被发现过,但数量很少不足为惧,并且个头也没有现在见的这么大。

  此次沙井中学周边,突然发现非洲大蜗牛,不仅形体庞大,并且密度惊人,应该引起相关部门的足够重视。所幸据目前了解的情况来看,非洲大蜗牛出现的区域并不大,基本上局限在沙井中学周边农田和菜园。虽然可以采取人工药物灭杀的手段进行控制,但他认为不提倡这么做,因为非洲大蜗牛虽然危害农作物,但也可以对其进行合理利用,譬如对于鸡鸭来说,非洲大蜗牛就是一种很美味的饲料

  南宁市江南区水产畜牧兽医局的工作人员表示,该局领导在看到本报9月20日的报道之后非常重视,立即抽调出专人成立调查小组,下一步将对该地区的非洲大蜗牛危害情况进行严密关注。

    

    点击进入下一页

这就是非洲大蜗牛 (资料图片)

点击进入下一页

  菜园惊现 危害极大的“螺”

  南宁市江南区沙井镇沙井中学的梁老师,在学校附近开荒种植蔬菜。近日,他在地里发现大量不知名的“螺”状生物,专门啃食各种蔬菜的茎叶。这些奇怪的“螺”个头很大,昼伏夜出,每天清晨到菜地随手就可捉到一大桶。

  9月17日上午,随梁老师来到她在学校的宿舍,见到了她当天早晨刚在菜地里捡回的半桶“螺”。只见这些黑乎乎的“螺”个头都足有鸡蛋大小,紧紧吸附在水桶壁上。

  梁老师说,沙井中学的老师们由于离家比较远,中午都是各自在宿舍做午饭。她自己开有几块荒地,分别种了小白菜、千里香、茄子、韭菜等蔬菜。近日,她突然发现菜地里突然冒出这种奇怪的“螺”,每天早晨都能随手捡回一大桶。

  随后在校园周边菜地走访发现,地里种的各种蔬菜,菜叶都被噬咬得千疮百孔,小白菜更是嫩芽刚冒出就被吃得干干净净,以至于整块菜地几乎见不着绿色。“这些‘螺’昼伏夜出,夜里出来祸害蔬菜,白天太阳一出来,就不知道躲到哪里去了。”梁老师说。

  处理

  砸碎“螺”壳 让汽车碾压

  据梁老师反映,这种不知名的“螺”繁殖力极强,老师们每天早晨都去菜地捉,可总也捉不完。

  沙井中学门前有一条坑坑洼洼的道路,为了避免这些“螺”危害其他农作物,梁老师他们捉回“螺”后,先拿砖头敲碎其坚硬的外壳,然后倒在学校门前的马路上,让过往汽车碾压。

  在现场看到,沙井中学门前道路的坑洼处,倒有一堆堆死“螺”,炎热天气下,被碾压成肉泥状的死“螺”散发出阵阵恶臭。

  调查

  当地菜农 用农药灭“螺”

  为了了解这种不知名的“螺”在当地的危害程度,当天中午,跟随梁老师回到距沙井中学约5公里的三津村梁老师的家。

  在一座简易搭建的窝棚里,到当地一位姓郭的菜农。该菜农仔细察看记者带回的“螺”后表示,这种“螺”俗称“鼻涕车螺”,菜园里偶然会有发现,但个头没这么大,通过喷洒农药等方式,很容易将它们杀灭。

  梁老师说,老师们种的菜都是自己吃的,所以从来不喷农药,即使发现害虫,也是采用手捉等方式除灭。或许这也是“鼻涕车螺”泛滥、个头疯长的原因。

  揭秘

  非洲大蜗牛验明正身

  当日下午,带着几只“鼻涕车螺”赶往广西植物保护总站。该站检疫检验科工作人员沈昆辨认出,这就是国家进出境二类检疫性有害生物非洲大蜗牛。

  沈昆说,境内灭杀处理非洲大蜗牛的工作已经移交给广西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不妨前往该部门采访。

  听说南宁郊区发现非洲大蜗牛,广西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负责外来生物研究的何工程师立即赶来见了面。他说,之前虽然听说广西某地有人发现过非洲大蜗牛,但他本人至今尚未亲眼见到过实体。

  据何工程师介绍,非洲大蜗牛是繁殖能力极强的植食性旱生蜗牛,食谱涉及数百种草本、木本、藤本植物,对花圃、农田作物危害极大,被称为“田园杀手”。不过他也表示,非洲大蜗牛虽然繁殖速度极快,但在广西有天敌,而且可以用农药灭杀,因此,大规模爆发的可能性不大。

    非洲大蜗牛不能吃

  非洲大蜗牛(Achatina flica),为软体动物门腹足纲栖眼目玛瑙螺科的大型贝壳螺。是国家进出境二类检疫性有害生物。云南麻栗坡县于20世纪70年代初期就在天保、八布两个边境乡发现。非洲大蜗牛是中大型的陆栖蜗牛。成体壳长一般为7-8厘米,最大可超过20厘米。夜行性,喜好潮湿环境。已被列入我国首批外来入侵物种。农林专家认为,非洲大蜗牛是许多人畜寄生虫和病原菌的中间宿主,尤其会传播结核病和嗜酸性脑膜炎,人类食用危害极大。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饲料网证实,仅供您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