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饲料网 - 饲料行业门户网站 !

商业资讯: 国内新闻 | 国际新闻 | 财经新闻 | 企业新闻 | 行业评论 | 饲料行情 | 人物

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商业资讯 > 国内新闻 > 2013北方淡水池塘健康养殖技术
P.biz | 商业搜索

2013北方淡水池塘健康养殖技术

信息来源:china-3.com   时间: 2013-11-01  浏览次数:530

      淡水池塘健康养殖技术,重视养殖生产过程中的每个细节,降低了内源性污染带来的危害,生产出水产品的品质好,符合无公害标准。严格执行水产技术标准、无公害水产品质量标准、技术操作规范,应用水质调控技术、80∶20养鱼技术、配合饲料投喂技术和综合养鱼技术等,改善池塘水环境,减少应激性,为鱼类栖息、摄食和生长提供良好的场所。

  技术要点:

  1. 水质与环境水源充足,水质符合渔业水质标准。池塘周围无污染源、无大型的生产活动、无噪音。

  2. 池塘条件面积5~10亩,池深2~2.5米。池底平坦,易干塘及拉网操作,池底淤泥厚20厘米左右,保水性能好。水、电、路三通,排灌方便。根据生产需要,每池配备3千瓦增氧机和投饵机各一台。

  3. 渔业设备齐全渔业设备能满足养殖生产的需要,如水泵、增氧机、投饵机、氧气瓶、网具、鱼筛和捞海等,并经常维修保养,使其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4. 放养前的准备冬季或早春将池水排干,修整损坏部位,清除过多淤泥。让池底冰冻日晒,使塘泥疏松,减少病害。鱼种放养7~10天前,每亩用生石灰100~150千克进行干法消毒。消毒后第4天,加水至0.8~1米深时,停止加水,人工或机械搅水,使石灰与淤泥充分接触,使淤泥中的营养物释放到水中,有害物质充分氧化,晒水提高水温,达到肥水、消毒杀菌和净化水质的目的,为鱼种投放做好准备工作。

  5. 鱼种放养时间鱼种放养时间宜早不宜迟,一般在深秋、初冬或2月下旬前放养完毕。早放养可使鱼尽快适应新的生活环境,减少应激性。特别是从外地购买的鱼种,更应该早放养。

  6. 鱼种质量体格健壮,体形正常,鳞鳍完整,健康无疫病。体色光亮,黏液丰满,身体光滑,无创伤,溯水能力强,最好是经过驯化的鱼种。选用拉网捕获的鱼种,不放养清塘被污泥污染过的鱼种。

  7. 鱼种投放规格及密度鱼种规格整齐,同种鱼规格基本一致,一般规格为50~100克/尾。依据以下三点确定放养密度:一是确定养殖类型,是混养还是单养;二是亩产控制在750千克以内;三是预期达到的上市规格。

  8. 鱼种消毒鱼种放养前必须进行消毒,一般用3%~5%的食盐水浸浴鱼种5~10分钟。浸浴时间视水温、天气和鱼种忍受度而定。

  9. 严格执行国家标准和有关技术规范严格执行《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管理的规定》、水产技术标准、种质和苗种质量标准、无公害水产品质量标准和技术操作规范等,规范渔业生产行为,自觉维护水产品养殖质量安全。

  10. 建立水生动植物病害测报预报应急系统首先,建立水生动植物病害测报制度,通过定员、定点和定种测报,分析病害发生情况、流行趋势,提出病害防治措施;其次,经过多年的病害测报,为病害预报工作培训人员、积累资料、建立数据库和分析处理系统,逐步建立、完善病害预报制度和应急系统,为本地区病害防治工作制定可操作性强的应急预案,把病害预防工作做到病害发生、流行之前,真正做到水生动植物病害测报预报工作为渔业和渔民服务。

  11. 日常管理

  (1)水质调节鱼种放养前,水深应达到1米左右。用河水养鱼要过滤,防止野杂鱼、杂物等进入。5月底至6月初,加水至1.8米,以后随着鱼类的生长逐步加满池水。7~9月,每月最好换水一次(排走下层水),每次换水量不少于池水的1/3。使池水透明度保持在30厘米左右、溶氧量5毫克/升左右、pH7~8.5。应用测水调控养殖水质技术调节水质。

  (2)合理使用增氧机做到“三开、两不开”,晴天中午开机1~2小时;阴天适时开机,直到解除浮头;阴雨连绵有严重浮头危险时,要在浮头之前开机,直到解除浮头。在一般情况下,傍晚不开机、阴雨天白天不开机。鱼类生长旺季坚持晴天中午开机,池塘载鱼量大,开机时间长,反之开机时间短。

  (3)定期抽样测定鱼类生长情况从5月起,每10~15天抽样测定鱼类生长情况,根据水温和天气情况,灵活掌握饲料投喂量,防止过量投喂或投喂不足,影响鱼类正常生长。

  (4)坚持巡塘,做好池塘日志坚持早晚和夏秋季夜间巡塘,注意天气、水质和鱼情,发现危险信号及时采取措施,避免造成损失。做好日志,日志主要内容有:天气、水温、气温、投饵量及次数、鱼病防治、浮头起止时间、开增氧机起止时间、加、排水时间及加、排水量等。经常分析、总结,及时调整管理措施。

  (5)鱼病防治坚持“以防为主、防重于治”的原则,坚持“池塘消毒、食场消毒、饲料消毒、工具消毒”的方法,定期有针对性的预防鱼病,防患未然。发现病鱼、死鱼及时捞出挖坑掩埋,防止鱼病传播蔓延。

  选择“三证”齐全企业生产的渔药(渔药登记证、渔药生产批准证、执行标准号)。科学诊断鱼病,正确使用渔药。使用两种以上药物时,要注意药物之间的协同作用和颉颃作用,严格按照操作规程配制、施药;尽可能地使用中草药和生物制剂防治鱼病,不用或少用抗生素,严禁使用违禁渔药,严格遵守休药期。用药后认真观察鱼类反映情况、疗效,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解决。

  虾、蟹等甲壳动物和鱼、黄鳝、泥鳅、蛙等无鳞水生动物施药时,要特别注意使用药物的种类和使用方法。如甲壳类动物严禁使用含磷药物,如敌百虫等。

  池塘用水泥板、石块和砖等建筑材料护坡后,隔断了池水与池坡土壤的接触,降低了土壤对药物的吸附作用,因此要适当降低用药剂量。

  用药时不要将药物一次性全部兑水稀释,而要根据水面大小分若干份兑水稀释,使药物浓度在池水中均匀分布。施药时要泼洒均匀,施药后开启增氧机,搅动池水,使药物与池水充分接触、搅匀,达到防治鱼病的目的。

  认真记录鱼病防治的过程,主要内容有预防和治疗鱼病的名称、渔药名称、批号、生产时间、生产商,给药方法(药饵投喂、吊袋、全池泼洒等)、时间、器皿,天气情况(水温、气温)、施药人员、治疗效果等。要与前几年同类时期相对比,与附近同类池塘相对比,从中总结经验教训,找出规律,为做好鱼病防治工作提供技术和实践支撑。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饲料网证实,仅供您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