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号:草根评事
马上就出正月了,饲料生产企业也都差不多开工了,但尚有部分饲料厂的生产因为订单不足现在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就这么“悠达”着干。从整个行业形势来看,2018年很多饲料厂的产量大幅下降,2019年初就面临着没活干的尴尬,饲料厂的设备、厂房、人员这一切资源的利用率都大打折扣,当前订单不足的情况下,如何让饲料企业的经营维持下去,2019年的饲料生产管理应该怎么干,想什么办法,采取什么样的措施能够提效降费,这是每一个生产管理者要考虑的问题,那么2019年饲料生产管理到底应该怎么干呢?
首先从组织架构和人员配置方面应该重新布局和规划,没有产量的情况下,缩减人员编制是首先考虑的事情,之前两个班组生产,现在一个班组就能够满足订单需求,裁员是最好的选择。有的人或许会说,生产人员不能裁,现在裁走了工人,等忙的时候不好招工。我看这是多虑了,在中国任何时候都不会缺工人,关键看舍不舍得给钱。裁员不是降工资,倒是可以涨一小部分工资提高在职人员的积极性。组织架构尽量扁平化,没有多大的产量,单班生产的车间还要什么车间班长和车间主任呢?月产量八千吨以下生产协调组织问题生产经理一个人就干了。现在饲料生产需要的是掌握多项技能的万能工,懂工艺、会操作,能够投料、出料、制粒、看的了程控等,各项岗位技能集于一身的生产骨干培养是生产部经理2019年一项重要工作。
其次是安全管理要放到第一的位置,我相信很多企业都在喊叫的安全第一,其实是不是第一的位置大家心里都有数。在这个行业都不景气的大环境下,如果再发生安全事故,无异于是雪上加霜。国家政府各个部门对安全管理放到重中之重的位置,发生大的事故弄不好要让官员丢“乌纱帽”,企业一把手也有牢狱之灾的危险,试想一下,任何地方的官员会为了企业让自己丢“乌纱帽”吗?所以说,在安全管理面前,有隐患就必须整改,以前的人情公关现在基本没什么效果了。不但是要做好日常的安全管理,2019年饲料生产还要做好非洲猪瘟的生物防控安全,如果在饲料车间的原料或者成品中检测出“非瘟病毒”,等待饲料厂的只有一条路可走——关门。
第三是成本管理更要精打细算,科学合理的安排每一项工作。由于产量的减少,对生产计划更要统筹安排,最好能够做到集中生产,充分利用好用电的峰谷平,想尽一切办法来降低生产费用。生产就让设备开足马力,停产就做好设备保养和维护工作,车间五金库房内的备用件尽量压缩。生产部的费用大致包括生产制造成本和管理成本,制造费用是指为了生产产品而直接或间接发生的人员及材料等相关费用。管理成本包括管理人员的工资、奖金、培训费、保险、工会经费等。如今饲料的利润已经很透明了,月产量小于三千吨的厂子能够盈亏持平就算不错了。
第四,质量管理在任何时候都要加强,本来就下滑的产量再发生质量事故,在出厂前发现尚算幸运,大不了再通过回机处理也就是多花点生产费用而已,如果产品出厂后再发现出了质量事故,那是召回呢还是不召回?本来就已经孱弱的市场弄不好就会丢失掉,因为现在市场上各种品牌的饲料竞争太激烈了,就算是好产品都一定有好市场,何况出现了质量事故的产品,一不留神就会被其他品牌的饲料所取代。当初打下市场可能需要投入一块钱的成本,丢了市场再争夺回来可能需要三块钱到五块钱的成本,这里面还存在很多的不确定性。所以在饲料生产中的质量管理在任何时候都要加强,小心驶得万年船不是没有道理的。
2019年饲料生产管理较之前要求更加严格,管理更加规范和精细,饲料生产不是能做出饲料就完事了,整个过程中的人、机、料、法、环等方面都还有巨大的潜力可挖,从前几年全国饲料企业一万五千家到如今的七千家,将来可能就剩下一千到三千家,这个过程中还要倒下很多的饲料企业,饲料生产这一个环节是整个企业能否持续运行重要的因素,所以,作为饲料生产管理人员,在2019年的工作中不可懈怠,要有和企业同呼吸共命运的觉悟和行动。我认为,只要尽心尽力就不会为自己留有遗憾,生产工作是实打实的工作,来不得半点虚假,坚持就是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