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记者到江苏普华农牧科技有限公司采访,尚未进入企业大门,便远远望见一派热闹繁忙景象:在104国道官山段,悬挂各地牌照的拉货卡车排起了长龙,公司各条生产线都在争分夺秒生产,确保货源供应不断。
在饲料市场产能过剩的形势下,普华农牧依靠企业文化、团队执行力和科技创新,24小时不间断生产,产品实现供不应求。
江苏普华农牧科技有限公司前身是2011年落户于江苏睢宁县官山镇的江苏开启牧业有限公司。这家企业由来自淮北一饲料加工企业的5名经营管理人员合资建设。创业之初,无资源、缺资金,条件异常艰苦,他们苦中作乐,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他们步调一致、众志成城,终将企业品牌植入当地客户心中。2011年,经历三年租赁厂房生产的初创期后,一个占地83亩的现代化饲料加工企业——江苏开启牧业有限公司落户官山镇工业集中区破土动工,2012年初春新厂区投料生产,将业务推向了新高度。至2017年,江苏开启牧业与四川特驱集团联姻组建江苏普华农牧,为企业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在普华农牧办公区,一间车库停放着一辆黑色山东牌照的北京现代轿车,车子虽已闲置多年,但仿佛像是在默默注视着企业一天天成长。该公司总经理牛艺来自我市濉溪县,孙疃中学毕业后应征入伍,退伍后曾在我市多家饲料加工企业,从事生产销售管理。他介绍说,这是创业之初花10万元购买的第一辆车,考察市场、购买原料,跑上下游客户,总行程40万公里,见证了创业之初走过的路。
“企业发展的越快,越不能忘记来时的路,要时刻保持危机意识、进取意识,不断加强团队建设,始终让团队保持凝聚力和战斗力。”牛艺说,近年来,江苏普华农牧每年都拿出100多万元资金用于全员学习培训,做到引进人、培养人、留住人,让各类人才与企业共同进步,成为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的源动力。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普华农牧开拓思路,“剑走偏锋”,以科技创新、延长产业链等形式做大做强企业,他们聘请国内多名顶级禽畜牧专家学者任技术顾问,并培养自己的8支常驻技术团队,成立了科普惠农服务站。普华农牧车间主任胡德波介绍,公司加大科技投入,在同行业生产中率先引进国内外最先进的生产设备,实现了配料、装车全自动化,这样既提高了产品科技含量,又提高了生产效率。在更新设备的基础上,该企业严把产品质量关,确保了产品品质的提升和维护了养殖户的利益。
在执行力建设上,该公司通过品管部化验员、特种设备化验员、原料品管、车间品管、品管经理等岗位配置,使品管化验工作更加全面和顺畅。在平时的工作过程中,公司对以上岗位进行培训、考核以及末位淘汰,来提升部门执行力,以及创造一种积极进取、不断提升自身能力的氛围。最后通过四川特驱集团资源,把比较优秀和有潜力的人员送到总部培训,建设好品控队伍人才梯队。秉承以科技服务于农业的观念,该公司注重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加大研发投入,近几年来用于培训引进人才及研发的费用近千万元。秉承“保证一流质量,保持一级信誉”的经营理念,投入200多万元资金建成饲料检测化验中心,确保饲料原料100%合格,生产过程100%管控,出厂成品100%优质。
目前,江苏普华农牧科技有限公司建有先进饲料生产线16条,年产量可达60万吨,全部计算机控制全自动配料流水线作业,现有员工120人,其中动物营养博士生导师1人,博士5人,本科员工占公司员工总数30%以上。种禽繁育基地占地100亩,年出霍尔多巴吉鹅苗200万羽,肉鸭苗2000万羽;养殖基地出栏肉鸭200万羽,扩建后的屠宰厂年屠宰肉鸭1000万羽,肉鹅500万羽。近年来,该公司先后荣获“全国饲料行业50强企业”“江苏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称号。
“近年来,我们接待过来睢宁招商考察的淮北有关地方招商干部,向他们不遗余力地推荐有对外投资意向的工业企业。今后,我们将一如既往关心关注家乡经济发展,力争在客商引荐、农产品销售等方面,为家乡多做贡献。”牛艺表示。
记者 吴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