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涌金莲,原产中国云南,为中国特产花卉。它被佛教寺院定为“五树六花”之一,也是傣族文学作品中善良的化身和惩恶的象征。云南民间还利用其茎汁解酒、解毒,制作止血药物,现北京植物园热带温室已引种栽培这一美丽的植物。
这是我三周前种下的地涌金莲,现在花苞已经冒出来了。地涌金莲先花后叶,千瓣金莲,花期长达半年之久。传说佛主诞生之时每走一步足下都会生出金灿灿的金莲花,就是地涌金莲。有意思的是,这么漂亮的花还可以做成美食。地涌金莲的花语是万事如事,所以花开富贵,希望把这份幸运也带给有缘看到的你哦。
因为它的外形酷似于金色的佛座莲,被赋予佛教的内涵。它是南方的植物,一般适合云南特殊的地理环境。加上四季如春无严寒无酷暑的气候条件,才成了地涌金莲的适宜生长的地方,所以如果去云南那边旅游。一定要看一看这种神奇的地涌金莲。
地涌金莲在紫溪山地区的最大用途是作为猪饲料,煮熟或者青贮均可,据云,给牲口吃地涌金莲(假茎、花茎),不仅长得快,肉质也好,胜过市场上销售的精饲料。我们很好奇,问了不少人,他们都这么说。于是对它们进行了营养成分分析,发现地涌金莲确实有含量很高的淀粉、蛋白质和其它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等。
地涌金莲不仅可以喂猪,当蔬菜吃也是可以的。把假茎外面的几层剥去,留下里面的嫩白色部分,当地人叫作芭蕉心,这就是可食的部分了。除了假茎心,它的花序也能吃。地涌金莲的吃法有两种,一种是做咸菜(腌菜)吃,一种是炒着吃。炒着吃时可以加腊肉,素炒也有特殊的清香。
地涌金莲是紫溪山地区良好的水土保持植物。当地老百姓把地涌金莲种植在地埂边上,年复一年,这种莲座状的大草本不断分蘖,把地埂给牢牢地固定住了,这样就不会导致地埂崩塌,也就控制了水土流失。把地涌金莲种植在地埂边,还不影响农户种植别的庄稼,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在紫溪山周边地区,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耕作模式:“果树+地涌金莲+粮食作物或蔬菜”。
由于它的花开得很漂亮,花期特别长,达半年甚至更久,当地老百姓喜欢在他们的房屋周围种植一片,并且把最美的保留下来,供他们观赏。而那些没有多少姿色的,往往很早就被他们拿去喂猪了。现在,地涌金莲已经成为一种高档次的观赏植物,在西南地区许多的宾馆、公园、住宅小区,都可以寻觅到它的芳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