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中国金融新闻网
位于贵州省黔西南州贞丰县的富之源集团小屯镇生猪育肥基地,标准化猪舍整齐有序,全自动给料、给水喂养系统正在给生猪投喂,智能化养殖为当地生猪养殖业添足了动力。
然而,7年前,当时的国家级贫困县贞丰县的生猪养殖却是另一番景象——以散养为主、管理粗放、环境脏乱。2016年,贞丰富之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贞丰富之源”)的到来为当地植入了标准化、集约化、智能化的现代经营理念,使贞丰县生猪养殖迈入了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公司+家庭农场”养殖模式的复制更是给当地养殖户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改变。而最近,“保险+期货”这一近年来一直颇受关注的特色金融支农模式又走进了贞丰县,为当地生猪养殖插上“金融翅膀”。
据贞丰富之源公司总经理刘亭介绍,贞丰富之源是一家以畜牧养殖为主的农业科技型企业,目前基础母猪存栏4800头,年出栏商品猪约13-14万头。贞丰县14个乡镇共有约85个家庭农场,“公司+家庭农场”的模式每年可以带来约500个就业机会。
为实现更全方位的风险保障,对于生猪相关保险,贞丰富之源一直是能买尽买。正是在这样的风险管理理念之下,今年,在从太平洋保险公司了解到“保险+期货”这个模式之后,贞丰富之源决定尝试生猪价格“保险+期货”项目。
据了解,本期项目由浙商期货与太平洋保险联合开展,项目已于4月10日入场对冲,标的期货合约为生猪期货2307合约,对应6600头生猪(726吨),保险目标价格16300元/吨,保费共66.86万元,其中,贞丰富之源和其他参保农户自缴比例40%,大商所支持保费60%,项目运行周期为2个月。在保险到期后,若结算价格低于目标价格,投保人会获得差额理赔,每头生猪的保障额度为1793元。值得一提的是,该项目是2023年“大商所农保计划”饲料养殖专项项目的首单。
刘亭表示,后非瘟时期,猪周期越来越难以把握和预判,饲料原料价格也不断上涨,都对于生猪养殖影响比较大。对此,公司的经营理念和态度是,不会盲目追求规模,而是要追求可控规模下的极致化。行情是把握不了的,能做的是在任何行情之下,通过“保险+期货”等模式、工具尽可能把收入锁定。行情低迷时少亏一点,行情好时多赚一点,保持持续稳健的发展。
据浙商期货产业研究所所长蓝旻介绍,生猪“保险+期货”价格保险项目模式是养猪户向保险公司按照一定保险费率购买生猪目标价格保险,由保险公司在一定时间内按照保单约定的赔付公式对生猪价格进行保障。保险公司通过与期货公司签订场外期权合约,将价格风险转移给期货公司,而期货公司再将此风险通过期货市场实现对冲,最终使得整个项目实现风险转移,收益闭环,帮助养猪户规避价格大幅波动带来的损失,稳定预期收益。
“生猪‘保险+期货’价格保险项目模式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政府、金融机构、农户等多方力量的合作推进。”蓝旻认为,政府通过出台相关政策,提供财政支持,鼓励农户与金融机构积极参与;金融机构通过对农户的培训和指导,以及设计合理的项目方案,力争最大化地保障农户利益;农户自身需加强风险意识和管理能力,积极参与项目。
大商所相关负责人表示,大商所始终推进“保险+期货”可持续发展,引导市场各方正确合理认识“保险+期货”背后的风险管理本质。2023年大商所“农民收入保障计划”进一步加大了对饲料养殖专项的支持力度,同时提升了对产品标的、产品结构、项目周期的标准化要求,并基于此进一步优化项目申报机制,其中,生猪项目的可选运行周期为2—6个整月,期货公司可以结合市场价格走势等因素,在年底前的每周提交立项申请,随时随地满足更广泛的农户群体的农产品价格风险管理需要。